創新技術與服務

創新技術與服務
iEPC 統包數位工程方案 (此標題是否需保留? 2023年有此標題, 2024年無此標題)
2024年,創研中心持續秉持「設計更自動(Automated)」、「採購更通透(Transparent)」、「建造更行動(Mobility)」、「管理更敏捷(Agile)」等四大理念,在「智能化統包工程(iEPC)」資訊平台、「數位雙生(Digital Twin)」、「機器人應用」等技術開發數位化的轉型;並透過精進技術研發,數位雙生不僅引入雲端原生(cloud-native)思維,更發揮工程原生(engineering-native)的優勢,在建造實體工廠時,也一併建立3D虛擬工廠。未來將整合集團既有的智能系統,為客戶提供「數位維運(Digital O&M)加值服務,使得數據的蒐集分析、工廠的操作維護更便利,為中鼎的統包工程執行,開創嶄新格局。

因應集團業務布局的擴大,技術創新研發也須同步跟進。透過技術力的強化,不僅有助於優化EPC各階段的效率與品質,對工安提升、成本節約、數位轉型及節能減碳皆具顯著效益,並可進一步提供客戶「淨零EPC」價值工程服務。例如:在設計階段,持續開發及改善工程設計工具,提升設計產出自動化比重,並協助工程資訊數位化結構化,減少人工重覆輸入工作;在採購階段,導入流程機器人(RPA)執行分批收料及跟催等重覆性工作,優化採購流程。在建造階段,運用新科技及新技術,提升工地數位化程度及效率,並運用建造工作面管理系統,以3D呈現建造施工進度,讓建造施工與管理更加協調;同時,機器人的開發及應用,可提升工地自動化的程度。上述的技術創新應用,不僅可達到統包建廠各階段的數位轉型、增強競爭優勢,同時也為客戶提供更好的價值工程服務。 在專業技術方面,配合公司開拓高科事業和承攬綠色工程的需求,評析整體設計能力及專案執行的經驗,持續精進設計專業能力,積極爭取淨零商機;並透過產學合作及自行研發,發展了生質能沼氣系統、藍氨、潔淨能源、焚化爐汽輪機及底渣回收系統設備、高強度鋼材設計等技術,強化自行設計及設計審查能力,建立新的設計指引及規範,以持續提高綠色低碳業務占比;同時定期辦理工作坊及訓練課程,以期在淨零轉型過程中,提升工程師設計能力、品質和效率,以強化EPC整體專案執行能力,使專業技術能即時因應市場的快速變化,讓專案的執行更快、更好、更精準與更具競爭力。
技術發展
在技術研發的投入上,中鼎2024年整體研發金額約新台幣1.27億元,其中有64%聚焦於環境技術研發面向,包括:即時資訊看板、工地行動化、標籤化、器材資訊整合、海水淡化系統研究、碳捕捉及氫能等技術研究,以及智能化設計、建造模擬等應用開發。這些工程技術的引進與研發,不僅使設計、採購、建造各階段達成數位轉型,提升在產業界的競爭力,並達節能減碳效益,助力永續發展;在產官學合作方面,中鼎更是密切關注並適機參與,持續擴大工程影響力。
未來研發方向
未來,中鼎將秉持專業與創新的經營理念,根據營運策略需求,投入自主研發並導入先進科技與創新技術,以強化專業技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同時,研究並借鑒國際標竿工程服務業的環境表現,積極採用創新技術,將學術與實務緊密結合,推動流程改造與創新,藉此迅速應對市場變化,創造競爭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