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供應鏈管理

永續供應鏈管理
中鼎價值鏈
中鼎集團專注於EPC統包工程服務,深耕高科技、煉油、石化、化學、天然氣、電力、交通、鋼鐵及環境工程等多個產業,致力於為客戶提供高度客製化且具前瞻性的整合解決方案。在專案執行過程中,我們秉持精準洞察客戶需求的原則,並確保在材料選擇、設備供應、施工標準與規範等各環節均符合國際最佳實務,以確保專案品質、進度與效能的最優化。 隨著國際營造產業邁向數位轉型與永續發展,企業對綠色建築、智慧製造及低碳營運的需求持續攀升。中鼎積極回應此趨勢,透過iEPC技術,導入數據驅動的決策機制、提升工程效率,並在設計、採購與施工階段全面納入節能減碳、循環經濟及環境友善策略。作為國際工程技術的領航者,中鼎不僅專注於技術創新,更將ESG目標深植於企業營運核心。我們致力於透過數位化、智能化與綠色工程技術,為客戶創造高效、安全且具可持續性的解決方案。

供應鏈概況
中鼎身為國際級統包工程集團,客戶遍及全球、產業別分布廣泛,使得供應商的來源相對多元複雜。為有效管理龐大且複雜的供應鏈,中鼎建立系統化的管理制度,將供應商劃分為六大類別:設備類、儀控類、管線類、電機類、其他類供應商以及服務性質的協力廠商,並根據年度交易金額進行分級管理,以逐步提升供應鏈的ESG績效。 中鼎將年度累計交易金額位於前95%的供應商定義為「第一階供應商」,並進一步將年度交易金額達300萬美元以上或屬高風險者(註1)視為「第一階關注供應商」進行專項管理。為減少整體供應鏈風險,將非第一階關注供應商註2納入管理範疇,並要求第一階關注供應商自主管理其供應商的永續風險。若發現高風險情況,則啟動對非第一階關注供應商的現場稽核。 註1:高風險供應商定義為:供應商於永續性風險調查自評問卷(Self-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SAQ)中的評分未達50分,且在所有供應商中分數屬於最後5% 註2:非第一階關注供應商:中鼎第一階關注供應商下單金額前五大的主要供應商

(本圖重新匯出, 文字模糊)
永續供應鏈發展政策
中鼎相當注重與供應商的夥伴關係,期許供應商皆投入永續發展,並為此制定供應鏈永續發展政策,作為供應商依循的方向。內容除涵蓋基本的施工安全外,亦納入誠信經營、員工權益、氣候與生態行動等永續性規範。


永續規範
為確保供應商與中鼎的永續發展目標一致,我們依據聯合國全球盟約(UN Global Compact)、世界人權宣言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以及責任者消費聯盟廠商行為準則 (Responsible Business Alliance Code of Conduct)等國際永續趨勢與相關倡議,制定「中鼎集團廠商行為準則」及「企業永續經營及淨零排放承諾書」。此二份文件適用對象包含所有供應商(含新供應商)及其子公司、關係企業及承包商,以及提供中鼎貨品或服務之廠商,對於勞工、環境、商業道德、安全衛生及管理制度等面向皆有所規範。我們亦希望供應商能夠更進一步向其供應商傳達中鼎在永續方面的相關要求,掌握供應商遵循情形,共同推動產業鏈的永續發展。截至 2024 年底,所有供應商皆已 100% 簽署中鼎集團廠商行為準則,同時自2016年起全面要求供應商簽署之企業永續經營及淨零排放承諾書亦達成新進供應商100%的簽署率,以共同推動產業鏈永續發展。

永續性風險調查
為掌握供應商的永續風險與執行情況,中鼎採取兩階段風險評估機制,包括主動調查與永續風險自評問卷,以全面識別潛在風險。對於評估結果顯示風險較高的供應商,將進一步進行稽核與輔導改善,協助其提升管理能力,降低風險,並增強供應鏈的應變能力。



風險調查結果
根據SAQ評分未達50分,且在供應商分類中排名最後5%的供應商,將被視為高風險供應商。2024年,共有12家供應商被列為高風險供應商。對於這些高風險供應商,將進行當年度的現場稽核與輔導,確保風險能夠被有效識別、控制並降低,並提出以下因應措施,協助供應商改善並提升其永續表現。


獎勵與汰除機制
為確保供應鏈的穩定性與可靠度,中鼎建立獎勵與汰除機制,以激勵供應商提升永續表現。我們會根據供應商的永續績效,在決標階段優先選擇有良好永續表現的供應商,尤其當多家供應商的報價相近時。優秀的供應商會在定期舉行的供應商大會公開表揚,這不僅能夠提升他們的市場形象,也為其他供應商樹立榜樣。 另一方面,我們設有汰除機制,確保供應鏈提供的產品/服務的品質與商業道德。如果有供應商涉及行賄、棄標、圍標或威脅等不當行為,將立即停權,終止合作。對於被視為高風險的供應商,則採取現場稽核與輔導機制,協助其改善管理並降低風險。如果供應商未能在三年內改進並且持續處於高風險狀態,我們將會降低採購金額或暫停詢價,直到其提供具體改善證據,才可恢復合作資格,2024年未有汰除之供應商。我們希望通過獎勵和汰除雙軌並行的機制,激勵供應商重視永續表現,同時有效管理風險,確保整體供應鏈的穩定運作與永續發展。
能力建置
供應商大會與與優良廠商表揚
中鼎每兩年舉辦一次供應商大會,旨在加強與國內外廠商的合作與交流。2025年供應商大會於3月7日舉行,並擴大至集團整體供應鏈。此次大會結合線上與線下,邀請來自11個國家的105家供應商(國內87家、國外18家),共計181人參與實體會議,另有152位代表線上與會。 本次大會主題為「攜手並進,永續共榮」,聚焦於強化供應鏈的韌性與推動永續發展,並介紹中鼎在永續與淨零方面的規劃與目標。大會透過多元議程,深入探討如何應對當前環境挑戰,並實現供應鏈的長期穩定發展。同時,大會也安排廠商上台分享推動ESG的實務經驗,期望為與會廠商帶來啟發與借鏡。為了進一步發揮集團綜效,現場特別邀請集團子公司新鼎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介紹其「Mr. Energy」系統。該系統旨在協助供應商進行能源管理及溫室氣體排放盤查,助力供應鏈夥伴達成碳減排目標。

永續工程論壇與環境教育行動
中鼎於12月6日共同舉辦2024永續工程論壇,主題為「永續未來 - 人工智慧 X 自然解方 X 永續人才」,由中鼎集團余俊彥總裁分享中鼎永續作為,並邀請多位工程領域學者及專家分享實務經驗,包含COP29趨勢、AI應用、自然治理及人才培育。論壇旨在促進實務案例的交流,強化社會影響力的互動,共吸引244人(含集團供應商) 現場出席,176人線上參與。
能力建置專案
為提升供應商ESG表現,中鼎提供專業資源及培訓,幫助供應商建置永續能力,合作專案皆超過六個月以上。除國內供應鏈,也要求集團子公司依據集團的供應鏈永續管理政策,推動全球供應鏈的永續發展,擴大對整個產業鏈的影響力,確保其符合永續要求,並持續精進。


綠色運輸及在地採購
中鼎優先選擇理念一致且具 ISO 14001 認證的運輸承攬商,並積極採取綠色運輸策略以降低環境影響。為減少運輸碳排放,我們優先考慮在地採購,減少運輸距離與能源消耗,根據每年專案執行的地點及專案不同階段的採購需求,靈活調整採購與發包的比例。2024年,主要專案集中於台灣、越南及卡達等三處,年度採購金額比率分別占全球採購金額之99.85%、0.07%和0.05%。其中,台灣的在地採購比例更高達91.0%,顯示我們在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及減少碳足跡方面的堅定承諾。 若無法在地採購時,中鼎亦優先選擇低碳、低硫、低污染的運輸方式,如以海運替代空運。此外,要求承攬商遵守 IMO 減碳策略,2030 年減碳至少 20%,2040 年減碳至少 70%,並使用符合 2020 年低硫燃料規定的船公司。為提升燃油效率,海運僅採用 15 年以下船齡的輪船,並在專案時程允許下,合併相近地點與交期的貨物以優化運輸。